Oct 03
2019
超級電腦算萬年,Google量子電腦花三分鐘

〔編譯孫宇青/綜合報導〕英國金融時報二十一日指出,科技巨擘Google日前公布一篇研究論文,聲稱首次實現「量子霸權」(quantum supremacy),證明量子電腦的計算能力遠勝傳統超級電腦;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超級電腦需耗時一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,量子電腦僅需約三分鐘!

  • 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(IBM)去年六月在德國漢諾威資訊科技展(CeBIT)上,展出其開發的「量子電腦」。(歐新社檔案照)

    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(IBM)去年六月在德國漢諾威資訊科技展(CeBIT)上,展出其開發的「量子電腦」。(歐新社檔案照)

金融時報日前在美國航太總署(NASA)網站上,發現一篇由Google量子人工智慧(AI)研究人員馬丁尼斯(John Martinis)團隊主導的論文,文中指稱他們已透過實驗發現,量子處理器花費三分二十秒就能完成的計算任務,由美國能源部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」(ORNL)委請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(IBM)打造的當今全球排名第一超級電腦「顛峰」(Summit)執行,卻需一萬年。

據悉,Google去年與NASA達成合作協議,將使用NASA的超級電腦,輔助Google有關「量子霸權」的實驗。該篇研究論文發布後不久即被移除,NASA或Google均未對報導做出回應。

報導指出,傳統電腦以0和1位元(bit)來儲存訊息,但量子電腦是以量子位元(qubit)為運算單位,可將0或1相互疊加,擁有愈多量子位元,就愈能同時處理大量且複雜的資訊。Google在二○一八年三月發表具備七十二量子位元的處理器「Bristlecone」,一舉超越IBM的五十量子位元,但發現難以操作,便著手改造成五十三量子位元的處理器,命名為「Sycamore」。

新聞連結
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.htmlworld/paper/1319641